哈佛大学研究指比特币挖矿致严重空污,能源专家反驳:逻辑颠倒!
近日,一项由哈佛大学主导的研究指出,美国境内的比特币挖矿活动造成严重空气污染,导致近 190 万名美国人暴露于更高浓度的细悬浮微粒(PM2.5)之中。但研究结果却引发能源界与数位资产领域的强烈反驳。
Table of Contents
研究内容与观点
该研究追踪了美国 34 座大型比特币矿场,声称它们在 2022 年中至 2023 年中之间共消耗了 32.3 太瓦小时(TWh) 的电力,比洛杉矶全市高出 33%,其中 85% 来自化石燃料。研究人员警告,比特币挖矿在美国仍大致处于「无监管状态」,构成环境健康与监管体系的新挑战,并呼吁联邦政府介入。
研究还指出污染热点包括纽约市、德州东北部、伊利诺州与肯塔基州交界地区等,这些地区的矿场排放量最高,对当地居民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专家批评:方法有瑕疵、数据选择性强
气候科技投资者、CH4 Capital 联合创办人 Daniel Batten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这份研究存在「严重瑕疵」,似乎是「先射箭再画靶」,从一开始就认定比特币挖矿有害环境,然后再挑选支持这一结论的数据与方法」。
Daniel Batten 指出,该研究使用了 WattTime 所开发的「边际排放模型」来计算电力使用造成的污染,该模型虽被广泛使用,但属于非公开系统,不适合用于长期年化排放分析,且不接受学术审查。
他还批评该研究引用来源大多是新闻报导,缺乏经过同领域专家学者审查的论文,而且只挑选了 34 个矿场,忽略了众多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比特币矿场,这种选择性样本会严重扭曲研究结果。
此外,Daniel Batten 指出,该研究的共同作者之一是《纽约时报》记者 Gabriel Dance,他也曾撰写过一篇同样因夸大数据与方法错误而遭批评的比特币挖矿报导,Daniel Batten 评论道:「这份研究看起来像是那篇报导的学术翻版。」
DARI 发布正式反驳声明
针对哈佛大学的这份研究,数位资产研究院(DARI) 也发表了一份反驳声明,指出其使用选择性使用数据、错误的排放归属方法、不当的边际排放应用,且过度依赖新闻来源与少数选定的论文,来建构单一叙事。
DARI 强调,比特币挖矿对环境的影响不能片面解读,全球已有大量更平衡、数据驱动的研究指出其有助于再生能源、强化电网稳定性、减少甲烷排放等环境效益。
比特币挖矿对环境有利
Daniel Batten 更列举 2022 年以来的 20 篇正面、经过同侪审查的论文,这些研究显示比特币挖矿有助于加速太阳能回本时间、支持微电网、降低土地掩埋场甲烷排放等,但却未被哈佛研究团队纳入考量。
他还指出,该研究称矿机可被用于其他运算用途的说法「显示对产业缺乏基本理解」,因为其他用途(如 AI 资料中心)通常造成更高化石燃料使用,而比特币挖矿反而在协助电网脱碳。
偏颇报告存在政治盘算?
这份论文发表之际,正值川普政府积极推动将美国建设为「比特币挖矿强国」,他近期甚至签署行政命令推动国内煤炭产业复苏。
值得一提的是,川普政府在本月早些时候才暂停了对原订向哈佛大学发放的 22 亿美元联邦资金,并威胁撤销其免税地位,因该校拒绝配合限制学生活动、解散多元计划与改变招生政策等要求。
参考来源
扫码进项目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