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回调32%,储备BTC公司现状如何?微策略模仿潮背后隐藏的隐忧!
比特币今年已经回调32%,那些逢高加仓比特币储备的企业怎么了?未来会如何影响微策略模仿策略?
(前情提要:微策略再加仓5.8亿美元「买入近7000枚BTC」持币突破50万枚比特币,Strategy大涨10%)
加密货币市场近期掀起波澜,比特币(Bitcoin, BTC)价格出现大幅下滑,从今年一月的高点一度重挫超过30%,近期更触及约74,500美元的水平,这是过去五个月来的最低点,对那些将比特币视为重要资产、甚至核心策略的上市公司带来严峻的压力测试。
如日本的Metaplanet Inc.和美国的Semler Scientific Inc.,股价随之跳水。Metaplanet在单一交易日(周一)就暴跌20%,而Semler Scientific今年以来股价已累计下跌38%。相较之下,最早且最大量持有比特币的企业先驱MicroStrategy(MSTR)虽然也受到波及,但其股价年初至今仅微幅下跌2%,显示出相对的抗跌性。
MicroStrategy:早期低成本优势
分析微策略MicroStrategy的比特币策略仍保有韧性,股价较去年比仍维持高位,据最新持仓数据,MicroStrategy总持有高达528,185枚比特币,以近期约74,500美元的价格计算,这些比特币总价值约为395亿美元。
尽管比特币价格从高点回落,但综观 MicroStrategy 平均购入成本相对较低,约为每枚67,458美元,总投入成本约为356亿美元。这意味著,现今该公司在其比特币投资上仍保有约10%的未实现利润,金额接近39亿美元。
这可以归功于早期且持续性的比特币购买策略。
另外市场分析也指出,MicroStrategy的股票交易价格相对于其持有的比特币净资产价值(mNAV)存在溢价,其mNAV倍数略低于2,这表明投资者不仅看重其比特币资产,也对其核心软体业务或创办人Michael Saylor的长期愿景给予了额外价值。
根据CoinDesk过去的研究,即使比特币价格跌破MicroStrategy的平均成本线,该公司短期内面临强制清算的风险也极低,因为本身业务仍具有盈利攻坚,早期布局和严格的成本控制是维持获利和抵御市场下行风险的关键。
后进者挑战:Metaplanet 与 Semler Scientific 挑战
Metaplanet
相较于MicroStrategy的从容,其他较晚跟进比特币投资策略的公司面临著更为严峻的局面,日本投资公司Metaplanet Inc.是近期积极效仿MicroStrategy策略的企业之一,该公司披露持有4,206枚比特币,但其平均购入成本高达每枚88,800美元。
在比特币价格跌至74,500美元水平时,Metaplanet的比特币投资已陷入约15%的未实现亏损(帐面亏损)。这直接反映在其股价表现上,近期的大幅下跌显示市场对其高成本策略的担忧。
Semler Scientific
原为医疗技术公司的Semler Scientific Inc.在宣布将比特币作为主要储备资产后,也积极进行仿效微策略进行收购,其比特币的平均取得成本约为每枚87,854美元,同样远高于当前市价。随著比特币今年以来价格下滑约20%,Semler Scientific的股价更是惨跌38%,远超MicroStrategy的跌幅。
这两家公司的案例突显了「后进者劣势」。它们在比特币价格相对较高时进场,缺乏MicroStrategy那样的成本摊平,因此在市场回调时,其资产负债表和股价更容易受到冲击。这也警示其他考虑将比特币纳入企业资产的公司,必须审慎评估进场时机,并对潜在的价格波动做好充分准备。
比特币策略双面刃:强制长抱、短期效应不及中期亏损
综观来看,企业将比特币纳入资产负债表的策略,无疑是一把双面刃,其吸引力在于比特币被视为一种潜在的通膨对冲工具,以及其高于传统资产的潜在回报率,也让公司在短期能够吸引到一些对未来业务想像的涨幅。
另一面是其固有的高波动性也带来了巨大风险,比特币价格的剧烈波动会直接影响公司的财务报表,导致季度盈亏的大幅摆动,增加财报解读的复杂性,这种策略也可能引发部分传统投资者和监管机构的疑虑,影响公司的估值稳定性。
未来近期这波修正,或许会吓退更多潜在的企业采用者,而有实力的企业会视为另一个逢低买入「捡便宜」的机会,但此消彼长的情况下,只会让彼此之间的差距更大,因此小企业要采用微策略的战术,可能需要很大的心理准备。
MicroStrategy 股票持续存在的NAV溢价显示,市场中仍有一部分投资者愿意为这种比特币曝险支付额外费用,但后进效仿者 Metaplanet和Semler Scientific的困境,也是在提醒企业经营者,比特币储备策略执行成本可能比想像中还要高。
当前实施比特币储备的案例仍然还不够多,因此多可视 MicroStrategy 的劣质模仿者,必须考虑到许多企业并不具备如同 MicroStrategy 的市场实力,包含业务的盈利能力、一二级市场的融资能力、以及对于比特币生态的整合开发等等。
后续这些后进者如 Metaplanet和Semler Scientific,是否能撑过这段川普黑天鹅、继续撑到市场盈利面临市场崩盘亏损,企业是否有保留资源可以「钻石手」长期持有?还是不堪市场与股东压力,认赔出售?或是留有更多金融选择,用银弹融资从低位继续加码以拉低平均成本,这将成为比特币储备在商业市场上的经典案例。
扫码进项目交流群